toggle me
长笛演奏的特点
长笛演奏的特点 长笛作为西洋管乐的一种,发音原理与其它管乐都不相同,是一种较为耗气的唇音乐器。在演奏长笛时,演奏者所呼出的气流在吹向吹孔锋利边缘(锐边)时,气流被分成两部分:大约三分之一的气流溢出孔外,三分之二的气流进入孔内。由于气流和锐边的撞击摩擦,产生旋涡式振动,从而引起长笛管内空气柱振动而发声。怎样解决长笛演奏时的呼吸,特别是呼气的保持与持久,是长笛演奏中不能回避也是最难的一关。提到管内空气柱,我认为应该从脐下丹田处开始就视为空气柱的开始一直到长笛的笛尾,这样想象从身体内部的空气柱一直到管内的空气柱是上下贯通,声音就会很好,但声音好的前提还须有足够的气。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呼气能保持20秒的就已经很少,30秒以上的更是少有人达到。为什么我们要强调呼气的长度?因为在演奏中音乐的分句有长有短,长笛演奏者在演奏时应该根据音乐的需要,该短则短呼吸,该长则长呼吸。音乐的表现是需要力度的变化和足够的张力。呼气没有一定的长度,肯定就无法使声音有张力、有变化,所以说我们应该在演奏时宽备窄用,留有余地。长笛演奏者气短的原因为身体没有内调好,身体开得不够,松得不够,沉得不够,全身不协调所致。 长笛的另一个难点是持笛。其它很多管乐持乐器姿势是两手对称,较容易掌握。在长笛教学中却发现很多人持笛方法的手型不对。很多长笛演奏者,包括一些教师都忽视这个问题。长笛管身较长,又是横向支撑,演奏者在演奏时根本无法看见自己的手,而且两手不对称,多数人在持笛时肩膀也往上抬,由于怕笛身不稳,又常常用右手食指第一关节靠在身机械传动部件上,这样不仅手指僵硬,影响演奏,另外长此以往,会使乐器键杆变形,损坏乐器。